由 sierliu_wuke | 6 月 17, 2024 | 授权案例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新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4-04-15 |
发明/设计人:肖培庆;邱永生;王祯 |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
代理机构:安徽思尔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069A |
代理人:闫啸 | 主分类号:F16M11/42 |
地址: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高新区高新七路电子信息产业园8号研发楼 | 分类号:F16M11/42;G01C15/00;G01B11/00;F16M11/04;F16M11/18 |
专利状态码:在审-实质审查的生效 | 优先权: |
法律状态:2024.05.31#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4.05.14#公开 |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测绘的智能激光扫描设备,具体涉及测绘领域,应用于对楼梯的台阶测绘扫描,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两侧的行走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平衡机构、设置于平衡机构底部的调节机构以及与调节机构连接的扫描机构。本发明适用于对楼梯各级台阶的连续性扫描测绘,并可根据各级台阶的位置分布进行扫描组件的自动定位,使扫描组件与各级台阶的高度差和水平距离保持恒定,从而保证扫描路径与台阶的拐角P路径一致,避免扫描路径发生偏离,同时利用平衡机构动态调节配重块的重心位置,使扫描组件始终保持稳定的姿态,以确保对各台阶扫描测绘的一致性和精度。 |
主权项:1.一种建筑结构测绘的智能激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对楼梯(900)的台阶测绘扫描,其中,所述楼梯(900)包括若干级台阶,每级台阶均包含一个水平面a和一个竖直面b,将水平面a与竖直面b相交的位置记为拐角P;/n所述建筑结构测绘的智能激光扫描设备包括机架(100)、设置于机架(100)两侧的行走机构(200)、设置于机架(100)上方的平衡机构(300)、设置于平衡机构(300)底部的调节机构(400)以及与调节机构(400)连接的扫描机构(500);/n所述平衡机构(300)包括水平固定于机架(100)上的支撑杆(310)以及转动套设于支撑杆(310)上的配重块(320);/n所述调节机构(400)包括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调节扫描机构(500)与台阶水平面a的竖直距离,所述横移组件用于调节扫描机构(500)与台阶竖直面b的水平距离;/n所述扫描机构(500)包括与横移组件连接的安装架(520)、设置于安装架(520)下端面的扫描组件(530)以及对称设置于安装架(520)两端的定位组件(540)。/n |
由 sierliu_wuke | 6 月 17, 2024 | 授权案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4-04-24 |
发明/设计人:杜大勇;杨磊;王超;支畅;陈颖 |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
代理机构:安徽思尔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402A |
代理人:闫啸 | 主分类号:G01N3/02 |
地址:300171 天津市河东区上杭路万和里7号 | 分类号:G01N3/02;G01N3/04;G01N3/12;G01N3/307 |
专利状态码:在审-公开 | 优先权: |
法律状态:2024.05.28#公开 |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门窗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承载模组、转运模组、门窗件、检测模组、定位模组及输出模组,检测前门窗件排列在承载模组上,检测时转运模组将门窗件转运到检测模组中并通过定位模组紧固,检测后定位模组松开使门窗件脱离并从输出模组输出,相较于传统的检测装置,门窗在进入和脱离检测装置时无需人工进行辅助,根据检测所需时间设定好转运模组、检测模组、定位模组及输出模组的运行时序,酌情添加位置传感器、视觉检测传感器等进行辅助,即能够实现检测过程的全自动化,并且其中的定位操作免去了人工调整的环节,定位精度准确度得到保证,整体检测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
主权项:1.一种建筑门窗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模组(1)、转运模组(2)、门窗件(3)、检测模组(4)、定位模组(5)及输出模组(6),检测前所述门窗件(3)排列在承载模组(1)上,检测时所述转运模组(2)将所述门窗件(3)转运到检测模组(4)中并通过定位模组(5)紧固,检测后定位模组(5)松开使门窗件(3)脱离并从输出模组(6)输出;/n检测模组(4)包括箱体(41)、送风组件(42)、环境模拟组件(43)及进料口(44),所述门窗件(3)自进料口(44)进入箱体(41)后,所述送风组件(42)向门窗件(3)垂直送风,环境模拟组件(43)设置在风路上,在风力作用下向门窗件(3)离心喷射模拟介质;/n环境模拟组件(43)包括漏斗(431)、扇叶(436)、收束盒(437)、喷管(438)及挤压组件(439),所述模拟介质自漏斗(431)向收束盒(437)输送,在送风组件(42)作用下所述扇叶(436)带动收束盒(437)自转,所述收束盒(437)上安装有喷管(438),所述收束盒(437)底部一侧配合有挤压组件(439),所述送风组件(42)产生风力驱动挤压组件(439)动作,所述收束盒(437)喷射模拟介质的同时受到挤压组件(439)作用沿竖直向往复伸缩。/n |
由 sierliu_wuke | 6 月 17, 2024 | 授权案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华鲤跃腾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4-04-24 |
发明/设计人:邓茂胜;王博文 |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
代理机构:安徽思尔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公开(公告)号:CN118098000A |
代理人:贾凤仪 | 主分类号:G08G1/0968 |
地址: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经开区南岗集中区南直路181号盟科视界9栋1单元5层15号 | 分类号:G08G1/0968;G08G1/01;G08G1/14;G06N3/042;G06N3/0442;G06N3/0455;G06N3/0464;G06N3/08 |
专利状态码:在审-公开 | 优先权: |
法律状态:2024.05.28#公开 |
摘要:本发明涉及公共资源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综合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当车辆进入车场时,获取车辆信息和当前车场的快照信息,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S200:模型预测出该车辆在未来时间步的最优路径和车位占用状态,并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本发明架构融合了图神经网络的结构建模能力、RNN/Transformer的序列建模能力,并通过注意力层捕捉车辆相互影响,能够学习车场的拓扑结构、车流模式等隐含信息,同时优化车辆行驶路径和车位利用效率,同时学习空间拓扑结构、时间动态过程和车辆相互影响,为复杂的车辆引导问题提供全面的建模和优化方案。 |
主权项: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0:当车辆进入车场时,获取车辆信息和当前车场的快照信息,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nS200:模型预测出该车辆在未来时间步的最优路径和车位占用状态,并显示在显示设备上;/nS300:根据预测结果,在显示设备上引导车辆按照最优路径行驶,并更新车位占用信息;/nS400:同时实时获取车场中车辆的驾驶意图信息,在显示设备界面输出图形化的车辆的驾驶意图信息,根据驾驶意图信息重新优化车辆的路径和当前车场的快照信息;/nS500:重复以上步骤S100-S400,直到车辆到达最优的目标车位;/n在步骤S100-S200中,所提及的模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图神经网络层、注意力层、序列建模层和输出层;/n图神经网络层是使用门控图卷积网络层,其中ReLU为整流线性单元激活函数:/n ;/n其中 是图的邻接矩阵,/> 是门控卷积操作,包括以下步骤:/n ;/n ;/n ;/n其中 为第l层的节点特征矩阵,/> 为标准图卷积,/> 为门控信号,/> 为Hadamard积,/> 为元素乘积,/> 为sigmoid函数;/n注意力层在节点特征上应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捕获车辆间影响,具体的:/n ;/n ;/n ;/n ;/n其中 、/> 和/> 分别表示查询、键和值,/> 表示使用多少个不同的注意力“头”,即/> , ,/> 被分别分割为H份进行并行计算,其中/> 表示注意力层的输出特征,其中/> ,/> , 分别是查询、键和值的线性变换矩阵,/> 为缩放因子,/> 为时间步长;/n序列建模层对车辆运动序通过LSTM进行建模:/n ;/n其中 是时间步/> 的隐藏状态向量,/> 是时间步/> 的隐藏状态向量,/> 为时刻t注意力层的输出特征;/n输出层包括路径输出层和车位状态输出层,具体的:/n路径输出层: ;/n状态输出层: ;/n其中 和/> 分别是路径和状态输出的线性变换矩阵。/n |
由 sierliu_wuke | 6 月 17, 2024 | 授权案例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丰南区力拓钢管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4-04-16 |
发明/设计人:丁建峰;孙庭彬;唐元力 |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
代理机构:安徽思尔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公开(公告)号:CN118046094A |
代理人:贾凤仪 | 主分类号:B23K26/21 |
地址:063300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稻地镇三角地南唐柏路西侧 | 分类号:B23K26/21;B23K26/70;B23K101/06 |
专利状态码:在审-实质审查的生效 | 优先权: |
法律状态:2024.06.04#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4.05.17#公开 |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方矩管加工设备,具体涉及方矩管焊接技术领域,包括焊接机台,所述焊接机台顶部的中部设置有主龙门架,所述焊接机台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副龙门架,所述焊接机台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外部设置有驱动位移机构,该组所述驱动位移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加工单元,所述驱动位移机构的外侧设置有与加工单元轴连接的伺服电机;该方矩管加工设备,通过设置有多组互相配合的转动夹持机构,实现了交替对方矩管的定位、夹持和翻转功能,使得方矩管的加工面能够始终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而使得加工设备能够进行连续加工,优化了传动加工机构上下浮动而导致加工不连续的现象,提高了加工效率。 |
主权项:1.一种方矩管加工设备,包括焊接机台(1),所述焊接机台(1)顶部的中部设置有主龙门架(2),所述焊接机台(1)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副龙门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台(1)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底座(9),所述支撑底座(9)的外部设置有驱动位移机构(4),该组所述驱动位移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加工单元(25),所述驱动位移机构(4)的外侧设置有与加工单元(25)轴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加工单元(25)用于对待焊接的方矩管进行焊接;/n所述主龙门架(2)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纵杆(18),所述支撑纵杆(18)的底部设置有与驱动位移机构(4)同步位移的若干组滚压机构,所述滚压机构至少包括滚轮(24),所述滚轮(24)用于对待焊接的方矩管两端进行滚动压合;/n所述主龙门架(2)的顶部同样设置有两组驱动位移机构(4),且两组所述副龙门架(6)互相靠近一端的顶部皆滑动连接有两组支撑横杆(5),两组所述驱动位移机构(4)各自与对应两组支撑横杆(5)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横杆(5)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的外侧设置有延长机构,所述延长机构的底部皆设置有L型支撑座(12),所述延长机构用于调节L型支撑座(12)和支撑柱(14)之间的距离,两组所述支撑柱(14)互相靠近的一侧共同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延长机构提供驱动力;/n所述L型支撑座(12)远离延长机构的一端皆设置有转动夹持机构,所述转动夹持机构至少包括夹块(26),所述焊接机台(1)顶部的内侧设置有方矩管(7),所述方矩管(7)底部的一角贴合于夹块(26)的内侧。/n |
由 sierliu_wuke | 6 月 17, 2024 | 授权案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客慕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申请日:2022-06-06 |
发明/设计人:汪玉婷 |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
代理机构:安徽思尔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664A |
代理人:闫啸 | 主分类号:B29C43/02 |
地址:226521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镇堰南居六组19号 | 分类号:B29C43/02;B29C43/32;B29K75/00;B29L31/52 |
专利状态码:在审-实质审查的生效 | 优先权: |
法律状态:2022.09.23#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2.09.06#公开 |
摘要: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u杠铃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其中Pu杠铃加工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有同轴设置的上位轴和下位轴,上位轴上套设有填料箱,填料箱整体呈环形,填料箱的外周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化装置,填料箱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多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压头,压头连接活塞,机体上设有与活塞过盈配合的活塞腔;活塞腔的外端设有第一口和第二口,第一口和第二口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本发明在材料固化的过程中通过压头不断的锤击,配合填料箱的旋转能够形成三维网状树脂结构,能够良好的固定骨料,并且密度均匀,不会影响杠铃的使用。 |
主权项:1.一种Pu杠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有同轴设置的上位轴和下位轴,上位轴上套设有填料箱,填料箱整体呈环形,填料箱的外周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化装置,填料箱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多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压头,压头连接活塞,机体上设有与活塞过盈配合的活塞腔;活塞的内端与铰接杆的外端铰接,铰接杆的内端与移动座铰接,移动座的中心转动连接有移动轴,移动轴与滑座固定连接,滑座插入固定座内,固定座内设有与滑座过盈配合的滑腔,固定座固定的连接下位轴,下位轴的中心设有连通滑腔的通道,下位轴的下端设有连接该通道的旋转接头;/n活塞腔的外端设有第一口和第二口,第一口和第二口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的阀杆和第二阀门的阀杆分别连接第一杠杆和第一杠杆,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的中部与机体铰接,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铰接;/n下位轴上固定设有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的外周设有设有一个第一凸块,第二旋转件的外周设有第二凸块,第一旋转件的外侧设有与第二推杆连接的第一伸缩件,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均与机体滑动连接;/n第一凸块的远离第二凸块的一端与下位轴的轴线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二凸块靠近第一凸块的一端与下位轴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180°;/n填料箱的顶部设有与活塞腔一一对应的加料口,加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口,第二口连接供料管。/n |